都渴望被爱也在爱着对方,却感受不到彼此的爱——《近乎正常》

在B站英文版的音乐剧Next to Normal中,有一条弹幕,“双方都渴望被爱、也在爱着对方,却感受不到彼此的爱”,我拿过来作为副标题。

周末去看了七幕人生翻译的中文版音乐剧,在大麦超剧场,音乐剧是《近乎正常》。

首先剧场里的舞台布景很用心,舞台主体是一个简单的家庭环境,桌椅、沙发、柜子、门庭、楼梯,会重复利用,配合灯光变化出客厅、厨房、医院、咨询室、舞会等场景。用心点体现在天花板上,那里倒置着一些小物件,如婴儿床、儿童桌椅等等,随着剧情的开展,观众会逐渐理解天花板上的布置。

— 剧情 —

剧情围绕着母亲Diana展开。

一开始儿子Gabe(盖布)回家晚了,母亲Diana(戴安娜)和儿子说悄悄的从后门走不要让爸爸发现,随后从母亲独自的唱段描述中可以发现她满意现在的家庭表现,认为这是一个Perfect(完美)的家,是自己使这个家稳定和幸福。然而,真的是这样吗?渐渐的观众会发现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比如Diana做着家务的同时总伴随有一些焦虑的症状:为家人做着午饭却一遍又一遍地不满意重做,比如同意去看心理医生在药物治疗下渐渐麻木却始终摆脱不了过去某件事的影响,比如更加离奇的是,儿子Gabe之于母亲Diana有互动却从未与家里的其他人父亲Dan(丹)和妹妹Natalie有过任何对话和互动。

电击治疗后,找回失去记忆

官方剧照-Gabe呼唤Diana

随后在儿子Gabe的鼓励下,Diana偷偷停止吃药。直到后来在女儿Natalie把她男朋友Henry(亨利)带回家见父母的那天爆发出病情。而这一天,失去药物控制的母亲拿出了精心准备的蛋糕想为儿子Gabe过生日,女儿情绪爆发表示受不了这样的家庭(“fxxk this”)。原来,Gabe是这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却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生病离开了世界,伤心自责的Diana患上了狂躁抑郁症,即双向情感障碍。因此在剧中我们会发现母亲一直以为儿子还在身边,认为自己一直陪着儿子长大。之前的种种现象都得到了解释,为什么母亲有时会精神情绪高涨表现出狂躁的症状,为什么父亲总是小心翼翼的避免提及过去的事情,为什么女儿总是不满意这个家庭不满意母亲忽视了她、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出去念书。父亲一边向母亲阐明儿子已经不在了,一边无奈又痛苦的表示自己才是牺牲了一切极力维持家庭的人,为什么仍然没办法将母亲的病情治好。此刻的舞台上Diana戴安娜仍然双眼望着那个他幻想出来的儿子,身后是父亲对她竭尽全力的呼唤和守候。

看到这儿,剧情的第一个爆发点已经到来,一个表面看似平静的家庭,因为母亲的病情,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承受了巨大的负担,女儿的自卑和对家庭的逃离,父亲的无助和坚持,母亲不吃药病情会加重,吃药发现自己的生活如行尸走肉,还有她对儿子的在意和对女儿的忽视。观众的情绪在多重唱的音乐中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在女儿向男朋友解释她的哥哥Gabe已经离世、父亲向母亲一再强调这个事实的那段剧情,我明明白白的听到了身边观众席中有许多啜泣的声音。所以说这部戏让没有身边没有患病的观众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以及这个病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了多大的痛苦。

官方剧照-Gabe带Diana去自由的世界

再往后的剧情这里简要的说一下,父亲换了一个医生对母亲实施治疗,在催眠疗法的治疗情形下,母亲渐渐接受医生的建议准备忘掉儿子,但是一个儿子的音乐盒却使得母亲的情绪再一次爆发,这次母亲幻想着儿子带着他虚妄一个一个自由的没有痛苦的世界,而现实中母亲正在进行着自杀行为。濒临崩溃的父亲不得不再次求助医生,最后父亲、母亲、女儿不得不采用医生的建议,决定尝试最后一种疗法也就是电击疗法,电击疗法之后的母亲确实变得看似正常了,却患上了短暂的失忆症,再也不是那个以前的她了。而在家人陪伴着母亲找回记忆的过程中,母亲又触碰到了那段历史,母亲意识到医院的治疗只是表面上治愈了自己,自己的内心始终放不下那段历史,自己的生活仍将继续混乱下去。

官方剧照-电击失忆后的Diana找到Gabe的音乐盒

后面的剧情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治疗母亲的病,母亲的病是如何不受控制的继续发展乃至有自杀倾向,父亲的痛苦,女儿的痛苦,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幻觉,来展现的。可以说这部剧全方位的展示了,双向情感障碍这种特殊的病症,是如何对病人自身、对家属产生影响的,也向观众展示了,这种病症在医学界是如此的难以治疗、复发概率很高。

剧情的最后,母亲决定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再尝试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抵抗病魔,哪怕发病再痛苦那也是真实的自己。为了不给家人带来很少和痛苦,母亲同时决定离开这个家,到自己的父母身边。而女儿在之前与母亲的一次平静而又彻底的沟通之后渐渐的理解了母亲,并对母亲说,我想要的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因为事实表明你的病没法真正的治好),我要的只是一个近乎正常的家庭,就够了,就足够了。

母亲离开后,夜晚昏黄的房间里面,只留下父亲一个人憔悴、疲惫地坐在椅子里。

ps,音乐剧看到临近尾声的时候,观众心里可能会有一个挑刺的小声音在问,为什么只有母亲受到了儿子离世的打击,父亲却表现正常?是因为他对儿子没有像母亲那么在意,还是因为男性更能忍受这种挫折,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而最后的结尾父亲的表现举止让我们想起很多电影的开放式结尾,让观众们不禁又为父亲Dan的将来担心起来!

— 评论 —

这部剧讲的是一个沉痛的话题、一种特殊的病症和一个家庭,看完后走出剧场心情沉重,然而并不会觉得压抑因为更多的是学到了知识、了解了这样一种病、了解了病给自身和身边的人带来的影响,走着走着思绪会联想到要是自己有精神疾病该怎么办,要是家人有精神疾病该怎么办。同时还会暗自鼓励自己,无论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要更积极的去面对它。

在B站英文版的音乐剧中,有一条弹幕,“双方都渴望被爱、也在爱着对方,却感受不到彼此的爱”,精准的诠释了这个家庭的情况。

观剧之后,我又开始认真思考结尾母亲Diana的放弃治疗的决定。对于患病的病人来说,在治疗始终得不到效果却带来更多的副作用的情况下,是接受病症带来的痛苦、面对真实的自己,还是继续治疗、却只能治标不治本、行尸走肉、在家人身边始终有个病症爆发的隐患?或许在剧中的Diana看来她自己最终的选择也是一种积极应对的方案。我想,如果是正常人,都不会做出Diana那样的决定,但是,面对这样的选择题的恰恰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他们感受到的痛苦、幸福与正常人不同,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评价他们并想要基于自己的立场去影响他们,那样只会使他们更痛苦,更加觉得不被人理解。

好在最近国内不管是媒体也好、明星也好、政府也好都在逐渐向公众普及精神疾病的知识(如抑郁症),这也是我萌发了一定要去现场看一次《近乎正常》的原因。

— 音乐剧 —

最后在讲回到音乐剧本身上来,剧本没得说(文章面前篇幅全都再说)、音乐本身我觉得也很不错,我比较偏爱多个演员重唱、对唱的曲目.

Just Another Day 虾米音乐
《Just Another Day》全家人参与的演唱,表现Diana精力旺盛的开始了新的一天,同时家里的其他成员也在生活着自己的生活(女儿努力应对各种考试、儿子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丈夫工作的同时也肩负这团结家庭的重任),旋律抓耳、个人的部分都体现了人物特点。

《I Am the One》是丈夫、母亲、儿子,丈夫Dan表明自己才是那个为了你做了一切的人,而在Diana幻想中的儿子也在唱I am the one,似乎Diana更认可儿子Gabe因为她觉得丈夫不理解自己。

《Aftershocks》是Gabe的独唱,Gabe在得知母亲要接受电机治疗后,极力劝说母亲,旋律非常好听。

最后再讲讲演员,我不属于那种骨灰级的音乐剧粉丝,喜欢音乐剧要喜欢到某个特定巡演版本、喜欢某个具体的音乐剧演员,所以我只说角色名而不说我看的这场演员名。母亲做为剧情的主角、唱段多,合唱时感觉没有独唱的好,偶尔感觉音准不太准,表演非常到位让人觉得双向情感障碍的病人就是那样的。父亲唱段也很多、难度感觉挺大的,关键是唱得好音准也准,表演上把一个家庭好男人的形象演得很真实。女儿唱得非常好(感觉她的唱段难度不太大),关键是表演上非常棒地把女儿的个性和心理情感演出来了。相比之下,儿子的唱段比我预期的少多了,主要都集中在与母亲互动的剧情,表演上只剩下帅没其他特别印象。医生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印象。女儿的男友Henry唱段不算多,却给人印象深刻,一方面剧本将父亲母亲这一对与女儿Henry这一对经常进行比较体现出Henry和父亲Dan类似是真心对待感情,愿意给出承诺的人,另一方面他也是个性鲜明的男孩、给予Natalie家庭给不了的帮助。

官方剧照-Natalie与Henry

您可能还喜欢...

1 条回复

  1. 青花无蓝说道:

    这个剧值得思考!

回复 青花无蓝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2 × 5 =